其中,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4.15万元/吨,环比上涨2.22%;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3.88万元/吨,环比上涨2.11%。P型多晶硅成交均价为3.37万元/吨。
去年12月18日,硅业分会曾判断,市场供需拐点已然浮现,未来多晶硅价格有望逐步理性回归。
一位光伏企业人士对界面新闻称,此轮产业链涨价短期内或能够维持,长期能否持续还需理性看待,“当前涨价很可能是因为春节将至的备货情况导致”。
界面新闻注意到,去年以及前年春节前,光伏产业链上游也均出现数周连涨的情况,但无法改变后续持续走低的趋势。今年年底和此前两年不同的是,当前供应侧出现了自律减产等动作。
硅业分会表示,近一周多晶硅企业有一定成交量,大多分布在在头部大厂,其余企业多以小单为主,处于上下游僵持博弈阶段。
“本年度多晶硅企业行业自律真正开始启动,企业自律减产行动对价格趋势起到了一定的非消极作用。自2024年12月起,多晶硅企业普遍上调对外报价,至本月上旬涨价成交逐渐落地,大厂新签单价格能达到4.2万元/吨左右,其余更多企业挺价观望中。”硅业分会称。
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涨至1.18元/片,涨幅达7.27%;N型G12R单晶硅片成交均价涨至1.3元/片,涨幅达7.69%;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涨至1.55元/片,涨幅达9.15%。除G12R高价暂未被下游完全接受外,其余尺寸本轮涨价均已规模成交。
去年8月,以隆基绿能(601012.SH)、TCL中环(002129.SZ)为首的硅片龙头也曾酝酿涨价,但后续未能持续,在供需失衡的情况下,硅片遭遇缓跌。
硅业分会分析称,本周,下游采购热情高涨,企业供货节奏明显加快,硅片库存消纳速度对应加快。具体看,G10L和G12系列硅片相对来说更加紧缺,本轮涨价接受程度也侧面印证了这个事实。另外,本周一体化公司开始规模性硅片复产,主要因为前期囤积的原材料,按当前投炉成本计算,利润相当可观,比外采硅片划算。
据该机构统计,本周两家一线硅片企业开工率分别维持在60%和55%,一体化企业硅片开工率提升至60%-80%之间,其余企业开工率维持在40%-80%之间,1月硅片产量维持之前预期46 GW。
与此同时,光伏价格也有所上涨。M10单晶TOPCon片成交价涨至0.29元/W,环比涨幅达1.75%。
硅业分会称,182 mm的TOPCon双面双玻组件价格维持在0.68元/W。组件环节进入1月装机淡季叠加前期库存偏高的情况,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上涨。
在InfoLink Consulting的报价中,组件价格甚至会出现了下跌。该机构表示,新年开始,厂家报价虽然是向上调整,但实际执行交付价格仍有下落趋势,主要受到市场需求疲弱影响,加之前期的抛货低价区段仍在市面上影响现货市场售价分化,12月下旬至今现货市场行情报价持续下落,抛货价格慢慢的开始出现0.4-0.5元/W的价位,主流瓦数交付价格约在0.62-0.67元/W不等。
国金证券预测,光伏各环节景气底部夯实明确,较为普遍且显著的主产业链盈利拐点最快有望2025年二季度到来,预计大部分标的后续将呈现“波动上行”趋势。